非女性專利!治療骨鬆 還給阿爸”勇健的龍骨”
一位60多歲的先生挪動機車時,突然聽到「咔啦」聲響,背部強烈劇痛讓他動彈不得,趕緊到醫院求診;另一位70歲出頭的阿伯則不過彎腰撿個東西,也聽到脊椎傳出清脆的斷裂聲,嚇得他立刻前來就醫。骨頭好端端地,怎麼稍微用力就斷了?經過診斷,前述兩位病人都是得了骨質疏鬆症。
很多人都以為骨質疏鬆是女性停經後,缺少女性賀爾蒙才會出現的問題。但其實這不是女性專利,不分男女,只要上了年紀,骨密度都會隨著年紀增長而下降,若未加強保健,骨頭就可能變得脆弱易斷。根據統計,骨質疏鬆已是國內長者的第二大慢性病,65歲以上的城市女性約有五分之一、男性也有八分之一曾發生一次以上的脊椎壓迫性骨折。
骨質疏鬆的症狀無聲無息,初期多以腰痠背痛、駝背、身高變矮等症狀表現,多數人都是等到骨折送醫,才發現問題。一旦骨折,不只造成行動不便、提升再次骨折風險,也可能因此長期臥床而引發感染等併發症,導致死亡率增加。預防骨質疏鬆所引發的骨折,要從改變生活型態做起,包括調整飲食,以增加攝取鈣質和維生素D3;多曬太陽以增加維生素D3合成,幫助鈣質吸收;還有藉由適量運動增強肌力,以降低跌倒和骨折的風險等。
若病人已經骨折、抑或骨質疏鬆已相當嚴重,則可由醫師開立藥物治療。目前第一線藥物中,雙磷酸鹽類藥物有一年注射一次點滴的劑型,搭配攝取鈣質和維生素D3,可提升骨密度,或有其他採半年一次皮下注射的藥物。也有口服的藥物,然而無論何種藥物,皆需持續一年以上,才可真正降低骨折的發生,因此建議未能規律服藥、或對口服藥物有副作用的患者,選擇長效型雙磷酸鹽類才能維持長期預防骨折的療效。
依據筆者觀察,目前國人、尤其男性對於骨質疏鬆的警覺性普遍偏低,大部份都是等到骨折後,才接受相關治療。但骨折後續的醫療與復健照護等費用不菲、病人與家屬的生活品質更是受到影響甚遽,呼籲50歲以上停經後女性、60歲以上男性,應接受骨質密度檢查,以確認是否需要治療,讓預防骨折就從「預防骨質疏鬆」開始做起,而不是從「骨折後」做起。
【本文刊登於2019.8.8自由時報】